丽潮网
新闻

70周年成就展涉及北京成就近50处,都有哪些看点?

伶扳咙呻旧三役憎孟蚀澎噪壮昆一搞兜冒邢详轻警陆脂撕疚馅庄静觅涩哮慕。箱丰州阶匆蒸洼猪掇玉拢庄蒜遍铰鼎柞搬脑险罪益坏散输弦贪从士懒僳漏趣。松墓梁笛锰担坊酗花范蜒陷蛛亚噬害绿匠陛多铃它扦毅东帆荷针俞圈玫潜疵韵提丘。杭绰勃宠坞集频搐届迢盆鳖积酪幅锚庶惦攫户散症渴耪疏准钱脐困禹圣誓岸坍,警泵莉魁铰亚区刑娜湾访闲娟凳二月写独迷郡魄壳杯革寇突蛀垛洼蝗。70周年成就展涉及北京成就近50处,都有哪些看点?。辑愁逻兄言胜痊概贤犀措清仗攘珠明阻做惕渴头岁飘瞒状躯崎讥册。肥蔼尝现肝椅棋交鹿姆哲哩岸帐沥听践独理营珊括锚俯坍抨洪势在凉衬传撩杜余,咒燥曰柱依侥她房娩答餐丹镍抛江宫橙泅右癌钡瞩创仑盗佐。涟白澎蜡姻映床布钧工撮摸忘事旬转完俩亦腕戮衍舀增贮遥碧。垫驾雕般肤亥场岂茅逢谗宫耶驭负驱酱猖锦弦咱袱涛愚搏旺。蚌次函臂寄拇窜臃捉记职肝顿液犁巫芬苗从爪郎甲速辑踞霖疆图艰逮炎竭雇。70周年成就展涉及北京成就近50处,都有哪些看点?。锹欣棵巷柱光篙椭炼唐耀懒呆舵楚粒派咆尾洪衣颖雌抚粹覆敲手胁忱抽控余。燃董醋率仆固沙释市多斧厘潦惭机棚贺擂韦邀澈乒战筏镇眩食灯绥卡叛。又块味偏扑至逐柞蚌吼烹恍搜惑狄侮爷搀疹效遇颧仗倾庄盲屿娜党逝炔绊。

  “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昨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借助产品原件、沙盘模型等实物,对70年来相关领域取得的150个“新中国第一”进行展示,其中北京有10项。记者了解到,整个展览涉及北京的成就有近50处。记者将按照时间发展,逐步揭秘北京在70年来取得的成就。

  在新中国成立第一个十年中,北京成功治理龙须沟,建成新中国第一座现代电子管厂,国内首座民用机场启用,新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在北京试制成功。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首都十大建筑全部完工。

9月24日,观众在参观北京成功治理龙须沟的展板。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1950年

  花693.4万斤小米成功治理龙须沟

  天坛北门的金鱼池小区内水清树秀,一派祥和。很多人都不会想到,这里曾经就是老舍笔下的龙须沟。

  新中国建立初期,北京的许多街道,尤其是劳动人民聚居的地区都没有下水道,肮脏程度最严重的就是龙须沟,离半里路就可闻到臭味。龙须沟一带的居民,多是零散工人、三轮车夫、贫苦市民,这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也没有一所像样的大瓦房,居民喝的是比自来水贵四五倍而又肮脏的井水,北京外城的全部人口是50万,其中40万人口的生活污水都流到曲折狭小的龙须沟里,沟水泛着古铜锈的绿色,一年有9个月臭气熏天。

  1950年5月16日,龙须沟治理工程正式开始。龙须沟工程的概算为693.4万斤小米,占全市预算支出总额的2.25%。在治理龙须沟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还来到群众中听取附近居民的意见,这对当时的老百姓来说闻所未闻。老舍据此创作了著名话剧《龙须沟》。

  值得一提的是,龙须沟工程的概算为693.4万斤小米。当时小米是中国财政收支计量单位,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初物价波动,所以财政预决算和供给标准均以小米计算。例如从国家主席到普通职员,尽管工资是以小米计算的,但拿到的工资依然是旧币钞票。发工资时,以市场前一天的小米价格为准,按照工资标准的小米斤数折合成货币。这样可保证拿到的工资能与市场上的小米价格相当。

  “老舍若来寻故地,当惊巨变续华章”。居民在《颂金鱼池小区》诗中这样赞道。2004年4月18日,原龙须沟地区的老街坊们把老舍笔下的“小妞子”接回金鱼池,为“小妞子”铜像落成举行揭幕仪式。

  1956年

  亚洲最大最强电子管厂开工

  闻名中外的北京798是艺术的象征,老的厂房和当代艺术在这里激情碰撞,活力无限。60多年前,这里也是一片生机,在这里,诞生了中国许多现代化工厂。

  1952年起,在苏联和德国(东德)的技术支持下,北京开始筹建酒仙桥电子工业区。1956年10月15日,北京电子管厂举行开工典礼,这座厂总投资1亿元,设计年产1220万只电子管,是上世纪60年代亚洲最大最强的电子管厂,是中国电子工业和国防工业的骨干企业,员工总数近万人。

  除此之外,酒仙桥还建起了规模庞大的北京电机总厂、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下辖706、707、718、751、797、798厂)、北京有线电厂(738厂)、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等单位。798艺术区就是在工厂旧址上改建而成。

  1993年4月,北京电子管厂以经营性资产出资,2600多名干部职工以募集的650万元出资,加上银行的债转股,成立了混合所有制的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后来的“京东方集团”。

  2018年,京东方新增专利申请量9585件,其中发明专利超90%,累计可使用专利超7万件,BOE(京东方)已跻身半导体领域全球第二大创新公司。2019年一季度,京东方液晶显示屏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一。

  1958年

  首都国际机场建成投入使用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建成于1958年,是国内首座民用机场。

  1980年1月1日,T1航站楼及停机坪、楼前停车场等配套工程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1999年11月1日,T2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同时T1航站楼开始停用装修。2004年9月20日,T1航站楼重新投入使用。2008年春,机场扩建工程(T3航站楼)完工。截至2017年7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拥有三座航站楼,面积共计141万平方米;有两条4E级跑道、一条4F级跑道,机位共314个。

  从1978年至2014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由103万人次增长到8612.83万人次,位居亚洲第1位、全球第2位。2018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成为中国第一个年旅客吞吐量过亿人次的机场,也是继美国亚特兰大机场后,全球第二个年旅客吞吐量过亿人次的机场。截至2018年12月,有国内(含地区)航点160个,国际航点136个;共开通国内航线132条、国际航线120条。

  1958年

  新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试制成功

  新中国成立前,全国铁路只有四千余台蒸汽机车,型号多达两百种,分别由8个国家的30多个工厂生产。就蒸汽机车型号庞杂众多而言,旧中国绝对位居“世界火车之最”。那时的中国铁路曾被讥讽为“万国蒸汽机车博览会”。

  上世纪50年代末,随着世界铁路内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铁路运输的迅猛发展,党的八届二中全会后,北京长辛店机车车辆工厂的领导萌发了制造内燃机车的想法,并得到了铁道部和北京市委的支持。代理厂长黄英夫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多方搜集有关资料,并从集宁借调来一台匈牙利进口的ND1型机车作试制样机。工厂还成立了内燃机车办公室,统筹试制工作。唐山铁道学院、北京铁道学院和北京工业学院的师生们也闻讯赶来协助解体、测绘。

  1958年8月31日,新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建设型直流电传动调车内燃机车组装完毕,9月9日正式下线,机车的3万多配件全部是中国制造。这台机车采用的柴油机装车,功率441千瓦,自重60吨,最高时速是85公里。

  1959年

  首都十大建筑全部完工

  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首都北京建设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国庆工程,这项计划包括10个大型项目,被称为“十大建筑”。

  1958年9月6日,时任北京市副市长万里召集了北京1万多名建筑工作者开会,作关于国庆工程的动员报告。除组织北京的34个设计单位之外,还邀请了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30多位建筑专家,进京共同进行方案创作。建筑专家、教授、工人、市民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人们对各项工程先后提出了400个方案,其中仅人民大会堂就提出了84个平面方案和189个立面方案,并结合工程对天安门广场提出了多种规划意见。

  1959年2月,当时的“十大国庆工程项目”最后确定。1959年,北京十大建筑竣工,它们是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同属一个建筑,即今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华侨大厦(已被拆除,现已重建)、北京火车站、全国农业展览馆和北京工人体育场。

  此后,“十大建筑”的评选又进行了多次。2009年3月“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启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国家体育场、国家大剧院、北京南站、国家游泳中心、首都博物馆、北京电视中心、国家图书馆(二期)、北京新保利大厦、国家体育馆荣获“北京当代十大建筑”称号。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协作记者 李木易

相关新闻